前些日子,一位领导与我深入讨论可靠的配资门户,建议我们不要过于依赖美国人所定义的“冷战”这一概念,而是应当提出一种新的术语和定义。因此,我也开始思考,当前美国联合全球盟友对俄罗斯实施的全面制裁,是否能够称之为“冷战”?
首先,我们可以从“冷战”的传统定义说起。根据搜狗百科的解释,冷战原指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各种非军事性的敌对行动,广义上泛指任何没有使用武力的国际争斗和对抗。
让我们回顾一下美苏冷战:美苏冷战(Cold War,俄文名: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1947-1991年),是由以美国和北约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与华约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展开的一场多领域、除正式战争之外的长期对抗。冷战正式开始于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并结束于苏联的解体。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这被视为冷战的起点。1947年3月12日,美国通过了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启。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宣告了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华约解散,苏联解体,意味着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宣告冷战的结束,从而结束了世界的两极格局。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全球格局逐渐朝向“一个超级大国,多强并立”的趋势发展。
展开剩余83%在那个时代,美国和苏联作为世界顶级的超级大国,围绕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数十年的对抗。在这期间,尽管两国分歧严重,甚至爆发了多次代理战争,但双方尽力避免全球范围的直接军事冲突(如第三次世界大战)。两国的较量通常通过局部冲突、科技竞赛、军备竞赛、太空探索以及外交博弈等手段进行,因此被称为“冷战”,因为它遵循的是“相互遏制,不动武力”的基本规则。
那么,现在的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对俄罗斯的数千项制裁是否也可以视为“冷战”的一部分呢?
诚实说,我认为很多定义都是由人类创造的,不同的人和文化可以给同一个现象不同的解读。到2022年4月,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累计超过8000项。
自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立刻启动了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这次制裁是对2014年俄乌冲突后的制裁的升级,最为显著的是将俄罗斯完全排除出SWIFT国际支付系统,几乎切断了俄罗斯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同时还限制了西方银行与俄罗斯之间的交易。
根据美国司法部的统计,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和其盟国已冻结了俄罗斯寡头的资产超过300亿美元,同时冻结了俄罗斯中央银行约3000亿美元的资金。
俄罗斯中央银行的统计数据指出,2022年第一季度,俄罗斯的资本外流达到了642亿美元,仅3月的资金流出便超过了2020年全年的503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超过1000家国际企业宣布撤出俄罗斯,涉及人员超过300万。这些企业的撤离以及产业链的断裂,给俄罗斯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留给俄罗斯的将是如何支撑这些企业相关工作岗位和供应链的巨大难题。
而且,撤离的这些公司仍然拥有俄罗斯境内的固定资产、股票、债权等流动资产,合计超过2000亿美元,但由于俄罗斯的政府控制措施,这些资产难以变现。长期以来,外资在推动俄罗斯的建设和投资增长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在金融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的一些支柱产业的海外融资渠道被彻底切断,俄罗斯政府甚至无法从美国和欧洲市场进行借贷,失去了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的借贷资金,这无疑严重影响了俄罗斯的金融市场稳定。
从2014年到2022年4月1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累计达到了8068项。仅从2022年2月22日到4月1日,西方对俄罗斯的新制裁就已经超过了5000项,远超40年前对伊朗制裁的总量。此时,制裁的风暴似乎并没有停歇,全球的跨国公司也逐渐加入了“政治站队”。根据耶鲁大学的数据,已有超过300家公司宣布退出俄罗斯。与此同时,制裁跟踪平台Castellum.AI的数据显示,俄罗斯在短短两周内就遭遇了2778项制裁。
这些制裁已经让俄罗斯的外汇储备遭遇了冻结,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表示,约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现在已无法使用。这些数字揭示了俄罗斯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
例如,法国宣布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220亿欧元的资产,还冻结了数名俄罗斯个人在法国银行账户中的资金约1500亿欧元。此外,还有30多名俄罗斯人名下的价值约5亿欧元的房地产也被冻结。这些措施几乎使俄罗斯的外部经济交流陷入了全面停滞。
综上所述,当前俄乌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以制裁为主的多轮“封锁”,制裁数量几乎已经接近10000项。这种极端的经济封锁和制裁方式,是否能与美苏冷战相提并论呢?
绝大部分人可能会认为,尽管这是一场经济、金融以及文化领域的“制裁战争”,但它还远未达到美苏冷战时期的那些军事对抗、局部代理战争、科技竞赛等“冷”的方式。而且,这种制裁仍然是西方国家单方面的制裁,俄罗斯对美国的反制力度较弱,因此,双方并未形成“相互遏制”的局面。所以,尽管目前确实有类似冷战时期的“冷战”特征——没有直接动用武力,但我们依然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类为“冷战”。
从我的个人观点来看,冷战应当具备的核心特点是“相互遏制,不动武力”。而现在的局势是俄罗斯正在动用武力,而美国单方面实施制裁,缺乏相互制衡的动态,所以它不符合冷战的定义。因此,我建议学界将当前的局势称为“俄罗斯式制裁”,而不是冷战。
那么,假设美国未来以中国台湾问题为由,联合西方盟国对中国实施类似对俄罗斯的“俄罗斯式制裁”,那么中国的反击会不会让这一局面演变为真正的冷战呢?如果中美之间进入了“俄罗斯式制裁”的双向对抗,并且双方都不动武力,这种局面将可能演变成真正的冷战。
从经济贸易角度看,中国对美国的反击能力远超过俄罗斯,毕竟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远大于俄罗斯。因此,如果美国对中国实施类似俄罗斯的制裁,中国完全有能力进行反击,并且可能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
总的来说,如果中美关系继续恶化,双方的“俄罗斯式制裁”将可能导致双方进入一个持续的“经济冷战”状态,虽然这不等于真正的军事对抗,但这种经济博弈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两国经济的严重衰退,也可能加速中国超越美国的进程。
而在这一过程中,世界的经济秩序和贸易体系将受到极大的冲击,特别是美国的全球供应链和其在海外的产业布局,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如果中俄联合起来采取强硬措施,打破全球贸易的正常运行,美国将会深陷困境,甚至可能遭遇比俄罗斯更为严重的经济打击。
未来的中美局势充满变数可靠的配资门户,谁能最终胜出,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形式的经济封锁和制裁都无法带来长期的稳定,反而可能引发全球范围的经济动荡,最终伤害到制裁者本身。
发布于:天津市粤有钱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